雙離合變速器分析
雙離合變速器本來不算是什么新技術了,但今年國外雙離合變速器由于溫度傳感器故障被召回,年底搭載雙離合變速器的第六代高爾夫的上市,再加上大眾汽車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,給雙離合變速器帶上了“技術者”的光環,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?而在之前邁騰這款車上大眾搭載了6速的DSG雙離合變速器,在第六代高爾夫卻搭載了7速的DSG,原因何在?這兩款DSG有差別嗎?差別又在哪里呢?孰優孰劣呢?要弄清楚這些問題,首先要從雙離合變速器的產生講起。
大眾不是雙離合變速器的鼻祖
雙離合變速器早是由RudolphFranke教授于1940年發明并申請了,同時他還在貨車上進行了裝車試驗,但卻始終沒能投入批量生產。隨后保時捷于1983年也發明了專用于賽車的雙離合變速器,即PDK(ProscheDoppelKupplungen),但基于成本和其易損的原因,該技術逐漸被手自一體變速器所取代。
直到20世紀90年代,國外又開始重視起該項技術,并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行雙離合變速器的研發,其中德國大眾和美國博格華納(BorgWarner)集團合作研發出了能用于量產的雙離合變速器,即DSG直接換擋變速器,并將其搭載于AudiTT等多款主流車型上,并在經濟性和操控性上得到了消費者的一直肯定。
雙離合變速器不僅僅就是DSG
由于雙離合變速器是大眾公司早應用于量產車上面,因此消費者會產生這樣的誤解,只有DSG才是雙離合變速器。其實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雙離合變速器產品,只不過各個公司的叫法不同而已。